中国社会科学院沈家煊研究员应邀莅临我院讲学 | |
| |
发布日期: 2016-03-18 作者: 浏览次数: 324 | |
|
2016年3月16日下午,我国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史哲学部委员、中国语言学会会长、国际汉语学会会长、《中国语文》和《当代语言学》刊物主编沈家煊教授应邀前来我院做了题为“从唐诗的对偶看汉语的词类和语法”学术报告。我院教师和研究生聆听了沈先生的报告,现场座无虚席。 在为时两个小时的学术报告中,沈家煊先生首先概括了目前汉语学界的研究进展,主要成就表现为四个方面:(1)“字”本位说;(2)名动包含说;(3)韵律语法;(4)流水句研究。随后沈先生简要阐述“名动包含”说的主要观点:名词包含动词,但名词并不都是动词,只是名动间的分类可被淡化,动词可被视为动态名词或动名词,传统意义上的名词则可被视为静态名词。接着,他通过大量唐诗语料确立了唐诗里词类的分别以及词性不同的词的对偶,如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的对偶、形容词与动词的对偶、副词与动词的对偶、动词和名词的对偶。针对名词和动词的对偶问题,学界已有一些解释,如动词的名词化说、动词临时的词类转换说、省略说、名词本身具有述谓性说、词对而字不对说、结构或句型相近说。最后,沈家煊先生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包括字词并置、话题说明结构、链式话题结构、名动包含格式。在报告结束之际,他给在座的年轻汉语人几点建议和忠告:汉语研究要从中国的传统哲学中汲取营养,打下深厚的哲学基础,摆脱西方的桎梏,从而使自己的语言研究能够站得住。 在提问环节中,沈家煊先生与在座师生进行了热烈的互动。我院师生畅所欲言,提出了很多具有学术价值的观点和问题。沈先生对广大师生的提问一一耐心解答,他严谨专注的治学态度和深邃洞见,深深感染在场的每一位听众。此次讲座为广大师生开拓了学术视野,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沪上很多高校的教师和研究生也闻讯前来听讲。 (供稿:渠默熙)
|
|